创新资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2日

今年以来,深圳、北京等地不断曝出私募基金兑付危机,其中地产私募基金尤其值得警惕。

年初,北京融典投资旗下基金的拆迁安置房项目曝出10亿元兑付危机;3月,位于深圳的汇联金融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因秦皇岛项目损失9000万元;4月初,北京全唐盛世旗下两只基金投资和记黄埔项目延期兑付等。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深圳市中裕财富投资企业因1.2亿元房地产私募基金的兑付出现问题,将港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另外,今年还是信托产品集中兑付的一年。据统计,今年共计有8547个信托产品到期,总规模达到12733亿元。

一系列兑付风险事件发生后,兑付的阴霾紧紧地笼罩着这些资产管理机构。尽管有业内人士认为,打破“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只是时间的问题,但至少目前整个大资管行业仍处于一种空前的焦虑状态,这种焦虑来自于对整个行业声誉风险的担忧。

近日,在一场由深圳新富资本举办的以“兑付危机下,资管行业该何去何从”为主题的沙龙上,来自深圳资管行业的众多业内人士就资管行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未来资管模式如何创新等问题展开探讨。并希望能转变资金管理模式,使兑付的期限由刚性期限转变为弹性的期限,从而减轻融资者压力的同时还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债权投资凸显兑付资金压力

不同于欧美国家,中国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式是债权投资,而欧美国家采用的是股权投资。从投资回报上来看,私募股权投资是一种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投资模式,而债权投资则在到期日按照贷款合同收回本息。

中科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常虹分析,如果私募基金做纯债权投资,那就需要有两方面的保证,一方面是公司的大股东到期要拿到这个项目的回扣,要保证有足够的现金流,能够覆盖项目的本金和风险。另一方面,公司必须有风险准备金,必要时能拿得出来。如果是这样,项目的利润肯定会下降,并不像所有人想象得这么高利润。

常虹认为,尽管目前私募基金向股权投资方向发展在资金募集方面会比较困难,但是可以现在开始进行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往往想要高收益却不愿长期投资,我们要通过投资者教育和跟客户的不断沟通,希望能转变大家的观念:高收益肯定是高风险,且是一个很长的投资周期。”

在常虹看来,私募基金做债权投资要把握好四点:第一,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第二,拿到性价比比较好的项目;第三,想办法把综合融资成本降下来,才能拿到好项目;第四,尝试跟客户沟通,向股权投资浮动收益的方向转变。

解决兑付风险根本在于转变资管模式

在投资管理界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投资者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投资者也催生出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机构,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中国的财富管理机构是以产品为导向而不是以投资服务为导向。

德信资本董事长陈义枫分析,以投资服务为导向,真正的做法应该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问题,代表投资者去选择投资机会。然而,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机构做得更多的是卖自己的或者是机构独家代理的产品,这样就很难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案。“既然你是卖自己的和代理的产品,在投资者心中你就是代表产品。所以,中国的财富管理机构具有资产管理的特征,有资产管理的信托责任。”陈义枫认为,如果是资产管理,那么责任就很沉重,流动性风险也比较突出。

而正是为了缓解项目的流动性风险,一些企业就采取资金池的方式来解决流动性问题。陈义枫认为,用资金池的方式来解决流动性问题,其实是把短期的流动性风险往后延长,把项目的流动性风险转化为模式的流动性风险。“资金池的模式其实已经不完全是资产管理了,它已变成负债管理,把钱拿过来,统一往外投,但是出资者和用款者不对应,其实就是一种间接融资的模式。这是一种负债管理模式。”陈义枫认为,这种以负债管理为核心的发展路径注定压力比较大,对于资金池的模式他表示担忧,“经济周期转化较快的时候,如果进来的资金和到期兑付的资金很大程度上不匹配,压力就会非常大。”

对此,陈义枫提出,根本的出路就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我们做债权投资,大部分基金都是股东收益的基金,这其实是一个被动的管理模式。比如,我把钱投到一个交易对手的项目里去,我去监督和控制它,它把东西抵押给我,给我做担保,但是操盘手还是它,我们就是一个被动的投资者。这种被动投资模式,投资者对我们的预期就是刚性兑付。”在陈义枫看来,把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变刚性的期限为弹性的期限,是解决兑付风险的根本之道。“一旦能变成主动管理,到期兑付的期限就可以有弹性了,因为投资者已经接受了我作为主动管理者,主动管理的项目本身具有时间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在购买的时候已经理解、认可和接受了。”陈义枫认为,这是财富管理机构应该努力尝试的。

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进行金融创新

转变资管模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这意味着在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资源整合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性。此前余额宝等普惠金融的推出受到市场的热捧,并被不少人认为是前无古人的金融创新。然而,如今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余额宝与其类似的产品并不是真正的金融创新,而只是金融产品和互联网渠道的有效结合,因为归根到底并没有改变产品的结构和属性。

在新富资本董事长李先林看来,金融创新至少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个是产品结构的创新,例如,同一个项目可以设置成不同收益风险等级的产品品种;同一个产品,可以设置成不同投资期限的产品份额;同一个产品份额,可以设置不同的认购起点,从而给出差异化的投资收益。李先林表示,这样的产品结构调整是基于投资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调整他的资产配置结构。

第二个是资源的整合。李先林分析,现在金融行业处于分业经营的阶段,各细分板块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和能力、不同的运作规则。如果能跨平台设计不同的交易结构,从而打通各细分行业之间的壁垒,深度整合各细分板块的资源,深度挖掘客户的多维度投资需求,完善和扩大产品供给,就能实现1+1>2的效果。

第三个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升级。李先林认为,“投行+私行”的模式实际上打通了整个创新金融产业链,上游做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下游做财富管理、投资咨询管理和客服管理。“现在银行业的私人银行还没有真正做到私行的本质,而是一种产品销售管理。”

李先林认为,未来的金融投资将出现几大趋势:第一,投资者已经进入相对成熟期,并且其成熟速度已经进入加速期。第二,金融行业的门槛从今年开始将会由低变高。第三,创新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将会发生改变,通过金融服务获取的营业收入和通过投资获取的投资收益将并驾齐驱。第四,刚性兑付一定会被打破。刚性兑付被打破以后,一定是以“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为原则,这将会建立起一个更加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迫使投资者更理性、更成熟。第五,将来的投资品种一定是多元化的,且投资者一定不会全部配置这种固定收益类的产品。第六,投资对每个人、每个家庭将会越来越重要,并且这种趋势不以个人意志和个人喜好而改变,它将与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最后,权益类产品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会更有投资价值,可能会高于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因为现在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基本上是年化9%,如果信托刚兑不打破,无风险利率定价实际上是9%左右。

本文链接:http://www.gzhea.org.cn/Article/20140522/2515.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