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丨16部委发文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企业转型升级
来源: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2日

       1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6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 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为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指导意见》针对性地提出了四项原则、八项任务以及五项保障。


发挥民企制造业主力军作用


    “从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国有控股的投资大概是11%,民间投资增速只有6%。民间投资不够活跃。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该占了企业总数的九成,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民间投资一定要跟上。”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周昆平表示。

    针对近年来制造业的民间投资增速放缓、活力不强的局面,《指导意见》提出围绕《中国制造2025》,通过一系列措施和保障,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民营企业在制造业领域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能,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了四项原则:市场主导、问题导向、协同推进、公平共享。

    市场主导的原则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形成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周昆平表示,市场主导实际上就是说,不能再“拉郎配”,要培育有市场潜力的那些企业,比如那些落后产能的企业,它本身就要被淘汰掉了,再去支持它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就要培育高端、智能、绿色的产业。

    对于问题导向,他表示,现在中国的民间对制造业的投资出现的问题就是产业比较低端,但是升级改造的动力不足、成本太高,包括金融、政策支持不够,因房地产等因素导致的成本抬升等问题制约,“那么下一步就要有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来改善这种局面,所以原则中也提出了协同推进。”

《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公平共享的原则,推进产业政策由选择性向功能性转变,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有效地获取政策信息并受益。

   

支持民企参与军民两用技术攻关


    从民营企业反映强烈、制约民间投资、影响提质增效升级的突出问题出发,《指导意见》提出了八项提升民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鼓励支持制造业民营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工业基础能力和质量品牌水平,推动绿色制造升级、产业结构布局优化、服务化转型以及国际化发展,指出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任务和工作措施。

    “八大任务的针对性还是很强的,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方面。”周昆平说。

    在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方面,《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参与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参与承担标志性项目任务、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等。“完善产学研机制实际上对于提升创新能力大有裨益,也指出了当前的问题所在。现在产学研的结合是不充分的,学校、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并不能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周昆平说。

    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方面,要建设开放型生产体系、鼓励参与智能制造工程、鼓励参与研发制造关键短板装备以及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深入推进提速降费,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

    参与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任务方面,要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围绕重点领域整机发展需要,聚焦工业基础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和“卡脖子”问题,公开招标遴选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制定实施方案。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发是一个很大的开放,过去我们看到军用技术确实很顶尖,但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带来太多价值。实际上,我们在下一步的发展中,逐步开放这个领域,对于创新驱动与升级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周昆平说。

    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和分省市指南的宣传引导,及时发布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及趋势;编制发布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细化对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引导,优化投资结构。

    此外还提出支持民营企业战略合作与兼并重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国有大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为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指导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改善制度供给,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人才激励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以及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全方位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推动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制造业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改善制度供给,优化市场环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深入推进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企业减负工作;制定完善《中国制造2025》配套政策,细化落实更符合民营企业特点和需求的政策措施。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提出要加快行业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完善投融资服务平台、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健全人才激励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出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培育一批专注实业、精于主业、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引导带动作用。提出要发挥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作用,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支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支持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领域的技术改造,制定企业技术改造年度导向计划。

    此外,还提出鼓励各地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以及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出台合同范本,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

    “改善制度供给是一个基础,只有清除制度障碍,其他的措施才能真正落实到位。综合来看,这些保障措施也都是针对当前民间投资对制造业的投资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周昆平说。

本文链接:http://www.gzhea.org.cn/Article/20171122/5676.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