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广州经济领头羊】第十期:深海油气管道广州研发独占鳌头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7日

在中国,深海石油、天然气管道在很长一段时间为国外技术垄断。

直至3年前,位于广州番禺区的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成功研发1500米深的深海油管,告别了这项技术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历史,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应用于深海油气开发的管道。

珠江钢管的发展历程与不少科技型民营企业一样,靠引入国内生产线起家,不同的是,珠江钢管将“自主研发”立为企业的立命之本,在自主研发投入中不惜持续高额投入。仅2010年至2013年期间,每年平均投入1.2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占年销售收入的4.2%。

除了科研投入,珠江钢管保持着科研紧追市场的独特习惯。往往某个新开发油气田进行论证时,珠江钢管就会主动联系合作、掌握行业需求新动向,并且能够马上投入科研经费进行技术攻关。正是“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习惯,才使得珠江钢管先后揽下了上百个合作项目。

在珠江钢管,还能见到少有的民营企业博士军团,不仅省内第一批民营企业博士点在这里“落地”,更先后吸引了博士和教授级高工近20人进入这家民营企业。

珠江钢管探索的自主研发、科研特色和人才培养路径,对广州民企建立“强企梦”而言无疑是很好的启发。如何推动广州民企做大做强?在广州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文件推动下,培育民企“强企”被视为再造广州经济活力的重要任务。本期“寻找广州经济领头羊”走进自主研发的探路者之一、珠江钢管,从微观样本探寻广州民企新变化。

南方日报记者 马喜生

1突破

自主科研攻下1500米深海油管

2010年,珠江钢管主持完成“深海管线用直缝埋弧焊钢管”技术创新项目,于2011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根1500米深海钢管,打破了国外深海管道的技术垄断,成功中标了南海荔湾深海气田项目。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认定中国将进入能源建设高峰期的战略思考之后,珠江钢管抓住机遇开始上马油气钢管的生产。

从机床厂到高新科技企业的深海油管道,这家民营企业完成了一次技术的累积。跟许多民营企业刚刚起步时一样,珠江钢管成立开始向国外购买了技术设备。

1998年,珠江钢管引进了国内第一条最大口径JCOE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在钢管行业里,公认最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标志的是UOE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1999年,珠江钢管也引进了这条生产线。UOE项目是原国家冶金工业部筹划几十年而未能上马的项目,曾是国内冶金行业的三大遗憾之一。

引进UOE生产线后,珠江钢管没有继续采用传统钢管行业发展管理模式,而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将进口生产线吃透。

现在回顾直接导致珠江钢管引进这条生产线的冲动,原因并不复杂,当时珠江钢管是直接奔着西气东输的一期工程大订单而去。

问及珠江钢管的自主创新来源时,记者发现了这家民企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科研完全跟随着市场走。海油钢管是一个专业性极强,又深受油气田开发的市场因素所影响。只有在开发出了新的油气田项目,珠江钢管的管道才有市场销量。

综观珠江钢管从2003年拿下春晓汽田海油钢管项目后,企业的科研不断跟随着市场的变动而推陈出新。

在珠江钢管内部,有一个专门负责分析和追踪国内外油气开发动态的情报团队。在油气钢管或者深海钢管的行业内,产品的销路与油田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处油田的开发需要经过数年的专家论证,珠江钢管的生意从油田开发进入论证阶段便开始做足准备。

南海荔湾深海气田是我国在南海投入开发建设的第一个深水项目,这个深海气田于2006年6月被发现,油田位于南海东部,香港东南300公里处,平均水深1500米。当时估计该气田的天然气可采储量在4-6万亿立方英尺。2009年初,南海荔湾深海气田启动开采项目,预计投资规模6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

荔湾3-1气田开始论证时,珠江钢管便积极参与打探这个深海油田所需要钢管的口径和厚度,以及各种专业技术标准。珠江钢管很快组织科研力量投入到深海油管的研发中去,2010年,珠江钢管主持完成“深海管线用直缝埋弧焊钢管”技术创新项目,于2011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根1500m深海钢管,打破了国外深海管道的技术垄断,成功中标了南海荔湾深海气田项目。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大型国企在拥有资金和大量项目的情况下,在技术创新上却越来越难与灵活的民营竞争,究其原因便是越来越多的民营在科研投入上更加丰厚,而且项目管理更加注重于紧跟市场。

2研科

保持紧追市场独持习惯

最近三年,珠江钢管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达43.3亿元。而且,科研人员往往“混杂”一起参与销售,“这样的目的是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将科研研发落地”。

记者发现,珠江钢管之所以能在油气田钢管业务中保持“领头羊”地位,与其科研投入密不可分。最近三年,珠江钢管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达43.3亿元,技术研发投入总额达3.96亿元,每年平均投入1.2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占年销售收入的4.2%。

在人力资源方面,民营企业一向处于劣势地位,国有企业由于其体制优势更容易吸纳人才,民营企业要吸纳人才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这是民企劳动成本劣势所在。

为了克服这一“天然弱点”,珠江钢管提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科研人才培养上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另外,企业内部还开设“每周一讲”课程,聘任公司生产及研发领域的专家担任培训讲师,结合生产实际传授钢管行业技术专题知识。

记者了解到,珠江钢管之所以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与企业为人才提供的人才服务密切相关,在企业成长的员工,不仅能够得到灵活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研发动力和热情,企业也同样考虑到员工自身的成长与发展。2001年,珠江钢管组建了广州第一批博士流动站后,在博士流动站的平台上,企业积极为人才申报科技奖励,为人才提高知名度。

珠江钢管还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及利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高级人才提供高精尖技术交流平台。科研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第一个博士后科研站毕业的高精尖人才至今还留在企业内部“服役”。

为了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市场,珠江钢管的科研人员往往“混杂”一起参与销售,“这样的目的是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将科研研发落地”。

“为了调动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还经常以项目来带动人才培养,比如有计划地设立科技研发项目,鼓励各类人才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创造战果,并论功奖赏,设置梯度奖励。”珠江钢管工作人员透露。“正是因为这种留人氛围,公司的高技术人才一直保持比较稳定。

3企强

外破沉疴,内构核心竞争力

广州要推动民营企业做强做大,除了需要促进企业自身苦练内功,赢得核心竞争力,也需要政府打通清除外部营商环境中的种种症结与沉疴。

2003年,当珠江钢管在竞争春晓油田的海油钢管标的时,这家才起步十年的企业很快就遭遇了来自原材料上的阻力。当时由于国内的不少钢板原料质量并不稳定,珠江钢管与某国际钢板生产企业下订单后遇该企业违约。

为了拿下第一条海油管道生产权,珠江钢管不得不高价订购材料,在亏本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完成春晓油田的订单。虽然春晓油田的订单打开了珠江钢管的国际声誉,但给珠江钢管提出了“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掌握原材料主动权”的提醒。

这种提醒,促成了珠江钢管今天在运输格局和原材料战略的布局。目前,珠江钢管已经在珠海分厂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码头,为了靠近原材料,珠江钢管在连云港建立分厂。

珠江钢管在深海油气钢管生产领域的独树一帜,依靠的是其自身持续不断的研发追求和对人才、战略的布局,但对更多的广州民营企业来说,怀揣梦想的企业要真正让梦想走进现实,却并非坦途。

记者在采访不同产业企业中得到了这样的反馈:企业在与各职能部门打交道时更希望便利低成本的沟通;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注应该更用心细心,不能停留在简单传递政策的层面等。

相比之下,珠江钢管在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经验丰富,在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后,珠江钢管设有专门的团队来及时了解政府出台的各种新政策,以保证在任何一次新发展机遇中占据主动。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涂成林认为,广州应该从成功的民营科研投入中得到经验,创造条件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使广州在短时期内具备促进人才、科技成果、资金、市场等创新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特别是将把经济基础好、市场培育成熟、科技研发机构多的相对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加强研发投入,创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有利条件,才有可能出现“大月亮”企业。

就当下而言,广州要推动民营企业做强做大,除了需要促进企业自身苦练内功,赢得核心竞争力,也需要政府打通清除外部营商环境中的种种症结与沉疴。

本文链接:http://www.gzhea.org.cn/Article/20140617/2676.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